
理財投資新手先緩緩,這「5不」幫你避開理財地雷區!
這邊整理了我認為不要做的理財方式和心態,希望多少能幫助正踏入理財投資領域的各位,在這條路上多一個留意的地方,以下總共5個要點:
理財投資新手的「5不」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想必各位在理財的過程中,不管是網路上的文章、影片,還是親朋好友聊天時,都會聽到看到「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
不特別咀嚼句中含意,它就只是一句順口溜,但若細思這8個字搭配在一起的意思,是否把你嚇到背都濕了呢?
會這麼說的原因是,想要理財而點進此篇文章的各位,不正是想要管理自己的錢財,才這麼用心良苦找資料的嗎?
彼此都不理對方,那還得了。
懂得管理自己的錢財,能比只放在銀行帳戶生0.0~%的利息多好幾倍的報酬率。
即使你不想冒風險,也有很多風險很低的理財方式比一般銀行帳戶的利率要好多了。
端看你把錢分配在哪裡,差這一步就差很多了。
因為你的錢自己不會跑到報酬率高的地方,必須是你來移動、管理它們,所以才會說不理財、財就不理你。
但問題來了,是否就是不知道要把錢放哪裡比較好?到底該從哪裡開始讓錢去對的地方呢?簡單的方法讓你開始理財,看這篇5個方法開始理財不困難!一看就懂喔。

不要急
看到上面說的財不理你,是否恨不得立馬把錢全丟到投報率最高的投資商品或利率最高的銀行定存?慚愧地承認一下我剛開始要投資的心情就是這樣。
但請冷靜思考,這個急也沒有用,我認為只要你已經有了理財甚至要理性投資的想法,已經在找資料了,就已經站在比多數人還要前面800公尺的地方了,就一步一步來吧。
我常會用舉例的方式思考問題或和別人溝通,像我為了考取護理師證照就花了五年的時間,但結果是沒有在醫院上班。
而我們現在要學習的是接下來一輩子都會用到的知識,還可能攸關退休人生、家人、生活的幸福感。
想花短短一、兩個月就變成理財高手那樣,可能需要你有強大的毅力及耐心,還有重要的時間及錢來支持你學習成長。
而你的錢要成長也需要時間,很多有名的富人都是在中年之後才享受到財富自由。
常看見的課程或廣告標語寫著快速致富、一個月入手一輛藍寶堅尼等等的,其實這個快速可能會導致你比任何人都慢、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虧損。
所以我認為現在的我們只要把握當下能掌握、能努力的事物就好了,並且繼續學習,讓自己擁有更多知識解決問題。
有size問題的物品,不要在網路上買
這點放在這邊或許有些不搭嘎,但我還是想分享這個想法給各位。
現代人講求省時間、高效率,除非是和朋友出門逛街,否則都會覺得出門買東西麻煩。
我本身也喜歡高效率,但網購時常困擾我的問題就是怕size不合,雖然可以退換貨,但始終就是討厭麻煩,一來一往又要花時間,說不定還要手續費。
索性放在家中當廢物浪費錢也浪費空間。
自從一次網購鞋子前已經百般困擾要大一號還是小一號,收到貨還是不合腳後,我就不網購褲子、鞋子、內衣等物品了。
這些東西還是實際試穿後再購買比較安心。
先不要將錢存進儲蓄險或長期定存
以我的狀況來說,當時還在念書,帳戶裡已經有一筆小錢了,母親說一般帳戶利率太低了,可以放到定存和儲蓄險。
那時的我對這方面完全沒有概念,所以我媽說什麼就覺得可以做什麼,當然也是自己覺得沒有太大的風險。
於是只要打工薪水和獎學金存到一定的數目、近期不會用到的話,就會存進定存,久而久之幾筆定存累積的錢就放到儲蓄險中了。
當初覺得反正這筆錢也不會用到,不如就放著,等到退休就有一筆大筆的可以領出來用。
但到底我當時還是太年輕了,其實有更多好的方法,只是我不了解,風險或許也不是那時能承擔的。
而到現在慢慢研究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也開始想把儲蓄險解約,放到更適合的地方。
原因第一,儲蓄險利率只比銀行定存高0.~%,原因第二,幸好儲蓄險簽的比較早,現在解約能拿回當初放進去的錢不會虧本。
比較重要的是原因第二,在簽下儲蓄險後頭4-5年內解約,能拿到的錢是少於當初放進去的,賠本的。
所以剛要開始理財,想放儲蓄險各位,建議可以再多思考一下,否則剛放進儲蓄險,又學到新的好的理財方式,想要解約,一來一往,反而愈理財、錢愈少。
不要把保險當主要投資
剛聽到這個觀念時其實我是意外的。
保險也是投資的一種?保險不就是砸錢進去,有事就能拿到一大筆錢,沒事就也拿不回來?
但當慢慢接觸後才知道,不同險種有不同方式,例如某重大傷病險,在繳滿20年保費後,在第30年能領回比保費加總更多的錢。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是用保險這種投資方式,真的出事能領到理賠,沒事就是儲蓄險的概念。
但同樣的,稍微用保費和保額計算一下,可以發現利率同樣不高,也就是投報率不高。
雖然不像一般銀行帳戶那麼低,還是要思考一下這筆保險的價值值不值得投入這筆錢,因為保險解約同樣會虧本。
但不是說都不要保險,必須的保險該寶還是要保,因為意外隨時會到來,要先做好準備。
結論是保險是需要的,重點是不要把保險作為投資主力,投資不同的商品,分散投報率低的風險。
不要一畢業,就放腦袋自生自滅,請理你的腦袋
你是不是也不喜歡在學校上課、做報告、考試,不想讓這種生活在好不容易大學畢業後,再繼續無限循環下去?我也是。
當時就是覺得一直接受學校教的新知很累,上課、做報告、考試都很累,既然有選擇可以停止這樣的生活,怎麼可能會繼續讀書?
但當我放空我的腦袋好一段時間後,發現如果想要過我喜歡的生活,就必須繼續吸收那些學校沒教的事情。
學校的教育讓學生在畢業後能維持基本生活,但卻沒教如何持續學習、增加收入、理財等也算基本生活的要素。
所以必須自己找門路,當你有自覺生活中必須做出某些改變時,你就已經在改變了,就是你的思想。
各位可以運用之前在吃飯時看youtube娛樂性質影片的時間,換成看理財成長相關的影片,或用滑手機的時間,找一個價錢是自己可以負擔的理財成長課程。
慢慢看、慢慢聽、慢慢吸收,久而久之會發現自己原本對人生成長、理財投資的想法開始有變化。
變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需要你自己做判斷,但會發現學校畢業後還是有很多我們需要吸收學習和經驗的人事物。
吸收後才有機會發現你能走的門路是哪些,判斷哪個門路適合你、哪個又淺嘗輒止就好,跟常聽到的到國外開開眼界是類似的意思吧。
總之就是投資你的腦袋、避免當井底之蛙。

結語
以上是我認為在理財時盡量不要做的事情,但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還是要請各位經過判斷後再行動。
上述中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最後一項,要投資自己的腦袋,只有你自己才知道適合你的方式是什麼。
所以你需要先將相關的知識吸收,融會貫通後才能提高找到合適方式的機會。
祝福大家趨吉避凶,勇敢踏出那一步!
You May Also Like

幾年不見的朋友聯絡,大力讚揚慶云的生前契約,傳直銷?被騙錢?
2020-08-16
[2020/07]2%的活儲利率?!懶人推薦4個高利率活儲數位帳戶!
2020-07-27
2 Comments
追日Gucci
都是很實用的新手觀念喔,謝謝分享~
SenLu
不客氣,希望有幫助到你